2023-07-09 14:45:16 来源:华声在线
【资料图】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中国国家版本馆时强调:“我十分关心中华文明历经沧桑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的典籍版本。”“盛世修文,我们这个时代,国家繁荣、社会平安稳定,有传承民族文化的意愿和能力,要把这件大事办好。”
阅尽沧桑,斯文在兹。古籍是古人思想的宝藏、先贤智慧的结晶,也是民族的集体记忆,是文明的重要载体。把中华文明这个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使命,也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纵观历史,知古鉴今,博古通今,保护典籍关乎民气国运。如今,我们赶上了最好的时代,没有理由不保护好层累而来的古代典籍。数据显示,全国现存古籍5000多万册(件),仅汉文古籍就有3000万册左右。这无疑是一份厚重的文化馈赠。
古籍浩如烟海,但并非都是完好无损的,据披露,有1000多万册(件)古籍亟待抢救性修复,可谓任重道远。这需要有关各方既要保持耐心,精心修复古籍,也要采取新的科技手段,创造性解决古籍保护与传承的难题。好在近年来古籍修复效果十分明显,目前依托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古籍修复总量超过385万叶,其中包括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天禄琳琅”、山东省图书馆藏宋刻本《文选》等珍贵文献,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宁波市天一阁博物馆等机构的古籍修复技艺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而此前困扰古籍修复的人才缺乏问题也得到了初步缓解。十多年前,全国图书馆系统拥有的修复师不足100名,学历以高中、大专为主,年龄多在40岁以上。如今,通过在职培训、师徒传承、高校教学“三驾马车”,修复师数量已增至约1000人,半数拥有本科、硕士或博士学位,年轻人已成为主力,修复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度大幅提高。而随着《典籍里的中国》《古书复活记》等顶流节目不断涌现,越来越多的青年人选择投身古籍修复行业。
当然,强调保护,并不是意味着把古籍束之高阁。保护的目的是运用,是作用于当下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让古代典籍“活起来”,才是古籍保护的终极目的。我们可喜地看到,“中华古籍资源库”平台已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数字资源10万部(件),实现免登录在线阅览,全国39家古籍收藏单位在线开放共享古籍数字资源超过2.2万部,极大满足了社会公众对古籍资源的利用需求。
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使用古籍,通过人工智能对古籍内容进行深度处理和知识提取,实现古籍文本的结构化、体系化甚至图谱化,正在成为一种新的应用场景。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的古籍自动整理系统,能给古籍加标点,对人名、地名、官职、时间等进行标记,准确率高达94%—98%。系统从儒家理学巨著《宋元学案》中自动提取“弟子”“家学”“交游”等人物关系,可视化呈现了“宋代学术关系网络图”。这无疑为古籍文化在互联网环境下的传播开辟了新路径。
要看到,中华传统文化有传承就有创新,唯有根据新的时代要求,直面当代中国的问题,才能切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就要求有关各方,一方面要做好保护工作,采用各种新科技手段留住历史的真实面影,不使其在我们这代人手中散佚;另一方面则要充分挖掘深植于传统文化中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的内容,如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使之成为丰厚的文化滋养。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丰富的古代典籍承载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如何把其中优秀的内容传承下去,也是“国之大者”。唯其能被更多人以各种方式看见,并成为人们的文化滋养,才能让中华文明的血脉永续流淌。(龙之朱)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