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1 17:18:53 来源:我苏网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5月20日,长江高港段。陈伟轻提白色塑料桶,将一尾尾河豚鱼苗缓缓放流长江。看着鱼儿摇摆尾巴游向江水深处,陈伟黝黑的脸庞露出笑容,眼里饱含爱意。在这个谐音“我爱你”的日子里,年过半百的陈伟再一次兑现“长江之约”。
碧空如洗,江风习习。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依次排队,拿走各自认领的河豚鱼苗,走到江边,缓缓放流。“鱼儿鱼儿,快快长大。”看着小鱼苗“跃”入长江,15岁的薛文杰喊出声来。一旁的区政协委员曹莉莉,随即给儿子竖起了大拇指。当天,该区10余名政协委员积极认领放流河豚鱼苗。
陈伟与长江的深厚情谊,是与生俱来的。年幼时,爷爷靠着长江打鱼养活了一家;妹妹因病住院的治疗费,也是“母亲河”的馈赠。他暗自许下承诺:等我长大有能力了,一定要回报“母亲”的养育,为长江做点事。
从2011年开始,陈伟每年都自发来到长江放流鱼苗,是泰州市以个人名义出资增殖放流长江特有品种的第一人。细细算来,13年来,陈伟已投入50多万元,将70万尾鱼苗放流长江。2019年,他被评为“中国好人”。
认领放流鱼苗,志愿者热情高涨,附近的泰州市长江禁捕执法基地工作人员前来维护秩序。“‘十年禁渔’后,长江生态明显好转,成群的鱼儿已屡见不鲜。”执法队员熊伟说,在长江高港段,刀鱼已从“稀客”变“常客”。
凝聚长江大保护合力,2019年3月,陈伟牵头成立“健康江来”志愿服务队,成员从起初的六七人已增加到如今40余人。当天,高港区政协委员、企业家、少数民族同胞以及志愿者等近百人赶来参加放流活动。从清洁行动到增殖放流,守护“母亲河”的路上,陈伟越发觉得“不孤单”。
“放流活动还会坚持多久?”有人问道。“一直坚持下去!”眺望长江,陈伟的眼里满是期待。
(《零距离》记者/胡艳 通讯员/杨鼎 李誉 编辑/赵梦琰)
关键词: